名称 | 芍药 |
别名 | 白芍、白芍药 |
四气 | 平 |
五味 | 苦 |
神农本草 | 味苦,平。主邪气腹痛,除血痹,破坚积,寒热,疝瘕,止痛,利小便,益气。生山谷及丘陵。 |
长沙药解 | 味酸、微苦、微寒,入足厥阴肝、足少阳胆经。入肝家而清风,走胆腑而泻热。善调心中烦悸,最消腹里痛满,散胸胁之痞热,伸腿足之挛急。吐衄悉瘳,崩漏胥断,泄痢与淋带皆灵,痔漏共瘰疬并效。 |
汉唐学院 | 未注 |
大医至简 | 白芍,这是一味很常用的药,后世有说白芍敛肝的,有说养阴的,有说降胆火的。到底是什么呢?药物的作用不能光凭书上的几个词语去理解,因为语言的传递太有限了,也太笼统了。比如阿胶、地黄、白芍这三味药书上都说是养阴养血,可这三味药一尝就知道,相差很远。所以我们主张真要学药,药材一定要单位煎好品尝过,细细体味,才能确切把握其性味。白芍没什么气,味是一种类似破水缸里存的陈年雨水一般的寡淡的沤味,这是典型的阴而降的味道;其次有些微苦,苦是主降主泄的;酸味不多,绝对没有五味子、山萸肉和五梅那么酸,所以它不是以酸敛为主的;黏液也不多,滋阴强壮的作用也不大。所谓神农尝百草,这是尝过之后的真实感受。总结一下,白芍以降和泄为主,收敛滋阴为辅。临床常用它治腹痛。降则能引气血下行,苦则能泄而去实,所以能治腹痛。古人白芍和赤芍是不分的,赤芍更苦,偏祛瘀;白芍平和,偏敛津液。桂枝汤里用白芍为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