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麻黄各半汤:为什么能治太阳证类的荨麻疹、带状疱疹等皮肤病

方名桂枝麻黄各半汤
方剂 桂枝(一两十六铢,去皮) 芍药 生姜(切) 甘草(炙) 麻黄(去节)(各一两) 大枣(四枚,擘) 杏仁(二十四枚,汤浸,去皮尖及两仁者)
煎服 上七味,以水五升,先煮麻黄一二沸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一升八合,去滓,温服六合。本云:桂枝汤三合,麻黄汤三合,并为六合,顿服。将息如上法。
出处《伤寒论》第23条
名家解读以下内容节选自《大医至简——刘希彦解读伤寒论》第二版:
以这个方子为例,我们可以来谈一下如何运用经方治慢性病。我们知道,荨麻疹、带状疱疹之类的顽固性皮肤病,西医是没有特效药的。古中医不管它是何种病毒,长何种疱疹,所有的疱疹其实就是本条所说的,湿气到了皮肤下出不来了,于是形成疱疹。再辨证如果是太阳证的话,我们就可以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来治。我用这个方子治好的皮肤病很多,都是三五剂药就能治好。我有一个朋友,自己家里有搞中医的,去泰国旅游一趟回来得了荨麻疹,吃了一年多的中药还只是好些了,没有治愈,平时什么葱姜蒜海鲜都不敢吃,说是发物。我治这个病从来不禁发物,不但不禁,麻黄桂枝生姜本身就是最发的东西。病在表从表解,发出去病就好了,这就是道家的顺应思路。我看那个朋友吃的方子里都是些什么丹皮、白藓皮、金银花、生地黄之类,说是清血热,结果清了一年多还没清好。这就是后世中医的思路,不从整体来看待人体,而是凭局部现象得出一个结论:“血热”,然后用药去对抗,去清这个血热。为什么治不好,原理我在前言里已经说过了,西医以药治病灶也好,后世中医以药治“症”也好,五十步笑百步而已,究其实不是根本。